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近期黃金價格波動引發投資者關注,影響金價的因素包括美國財政赤字與貨幣政策。專家分析指出,信心不足可能成為金價推動力,投資者需警覺。
近期黃金價格的波動,總能吸引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你是否也好奇,金價未來的走勢將如何?儘管最新的通膨數據顯示有所降溫,金價也因此出現了短暫的回落,但許多專家認為,影響黃金價格的關鍵因素,遠不僅僅是通膨這麼簡單。
事實上,美國的財政赤字、貨幣政策的走向,以及聯準會的利率決策,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錯綜複雜的經濟因子,共同描繪出黃金市場的真實面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黃金是通膨的避險工具嗎?」這個問題,如果能簡單用「是」或「不是」回答就好了,但實際情況要複雜許多。讓我們回顧歷史,探索黃金與通膨之間微妙的關係。
美國上一波嚴重的通膨發生在1973年到1979年間,當時每年平均通膨率約為8.8%,而金價年報酬率竟暴漲了35%之多。這看似印證了黃金的避險特性,因為通膨通常與弱勢美元相關,在此環境下,市場參與者會被商品吸引,以維持其購買力。
但若我們深入探究,會發現另一個關鍵因素:高漲的油價是1970年代通膨/停滯性通膨的主要驅動因素。當時的聯準會無法光靠升息解決由投入成本高漲引起的通膨,這導致投資人對整體經濟前景缺乏信心,也不信任聯準會有能力達成任務,進而推升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然而,當前的通膨情境與1970年代有所不同。導致2021年通膨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支出、供應鏈中斷,以及過低的利率維持太久。最早的通膨跡象出現在2021年3月,當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大幅上升,年增率高達2.62%,金價約為每盎司1,700美元。
接下來幾個月,金價和通膨都一路上漲,CPI在2022年7月達到高峰(9.06%),金價則是在2022年3月達到週期高峰(約2,050美元)。但隨後,黃金在七個月內貶值了20%,並在2022年10月觸底(1,625美元)。這段下跌,或許並非巧合地與聯準會歷史上最激進的升息循環的起點(2022年3月)重疊。結果一如預期,美元大漲,金價隨之承壓。
總體而言,黃金似乎得益於通膨,但若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果斷對抗通膨,黃金的優勢就會變少。簡單來說,通膨對金價有利,但聯準會對抗通膨的高利率或強勢美元策略則對金價不利。這提醒我們,判斷黃金是否為通膨避險工具,必須考量貨幣政策的應對。
除了通膨,經濟衰退也是投資者關注黃金的重要時機。那麼,黃金在衰退期間的表現如何呢?
回顧歷史,從1973年到最近的2020年,總共發生了八次衰退。除了其中兩次,其餘六次黃金表現都優於標普500指數。這兩次例外分別是1981年(聯準會主席Paul Volcker大力升息抗通膨)和1990年(溫和衰退、全球宏觀經濟條件良好、央行淨賣出黃金)。在其他六次衰退中,金價在衰退開始的六個月前和結束的六個月後,平均上漲了28%,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37%。
會出現這種現象,似乎不只跟衰退本身有關,也跟聯準會和聯邦政府為應對衰退採取的措施有關。當經濟出現緊縮時,聯準會的反應通常是下調利率和注入流動性。同時,聯邦政府也會遵守凱因斯學派的原則,提高借貸和支出。低利率對金價有利,因為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減少了。金融體系中整體現金的增加也對金價有利,特別是當經濟疲軟時,投資對經濟活動敏感的股票並非常見之舉。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從2007年末起,聯準會將聯邦基金利率從4.75%下調至2009年的將近0%,並在接下來六年內維持近零利率。這段時間內,金價高漲了將近50%,充分展現了其在衰退時期的避險魅力。
除了通膨與衰退,還有一種較為罕見但影響深遠的經濟現象——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也能讓黃金扮演獨特角色。
停滯性通膨指的是一個時期內經濟成長停滯,同時伴隨高通膨和高失業率。最嚴重的一波停滯性通膨出現在1970年中後期,當時的高油價助長了通膨,並為整體經濟成長設下相當高的障礙。OPEC的石油禁運政策使原油價格從1973年的每桶25美元上漲到1980年的每桶144美元。
當時原油價格高漲,導致經濟大幅減速。經濟停滯使得聯準會推出刺激措施,政府也增加了財政介入。在正常時期,這麼做對個別公司及其股價有利,因為他們的借貸成本減少了。但在停滯性通膨下,投資人對這些措施的成效缺乏信心,因為公司要維持獲利相當困難。
因此,傳統公司個股通常無法從注入金融體系的流動性獲益,獲益的通常會是黃金。停滯性通膨挑戰了傳統上通膨和失業率的關係,所以會造成經濟不確定性。就過去經驗而言,經濟不確定性對金價有利。這個話題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正處於經濟活動似乎在減速當中,而且能源價格不斷攀升的時期,特別是在OPEC 4月突然宣佈減產後,這種情境更令人關注。
除了上述的通膨、衰退和停滯性通膨,還有許多其他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因素,同樣對黃金價格產生深遠影響。理解這些因素,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評估黃金的投資價值。
對沖基金經理人愛因霍恩(David Einhorn)便長期抱持著對黃金的濃厚興趣。他認為,黃金價格的上漲,並非單純受到通膨的影響,而是源於市場對於美國財政及貨幣政策的信心不足。當美國聯邦政府的赤字不斷擴大,但政府卻未能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時,投資者可能會對美元的價值產生疑慮,進而轉向黃金尋求保值。
愛因霍恩強調,除非爆發重大的金融危機,否則美國政壇對於赤字問題,很可能將持續採取「拖字訣」的策略。這種不確定性,無疑將繼續支撐黃金價格的長期走勢。此外,聯準會的利率決策、量化寬鬆政策等,都會直接影響到美元的匯率以及市場的資金流動。例如,當聯準會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降低利率時,美元通常會貶值,而黃金價格則可能因此上漲。
近年來,聯準會悄悄購買美國公債的行為,被一些市場人士視為「隱形量化寬鬆」。這種操作,雖然表面上是為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但實際上也可能對資產價格產生影響。你是否也注意到,在聯準會進行隱形量化寬鬆的同時,黃金和比特幣等避險資產的價格也出現了上漲?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可能在於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心下降。當投資者對美元的價值產生疑慮時,他們可能會轉向黃金、比特幣等替代資產,尋求保值。因此,關注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動向,對於判斷黃金價格的未來走勢至關重要。
除了上述因素,各國央行的購金行為,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升溫,也是長期支撐金價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許多國家的央行紛紛增加了黃金儲備,這反映出他們對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長期信心。例如,中國人民銀行允許地方銀行直接拿美元兌換黃金,顯示出中國對黃金的強勁需求。
此外,地緣政治風險的升溫,也會刺激投資者對黃金的避險需求。例如,俄烏戰爭、中東地區的衝突等,都可能導致金價上漲。由於地緣政治風險難以預測,因此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長期來看仍然具有吸引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反彈,可能會削弱黃金的吸引力。當美元走強時,黃金價格通常會承壓;當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時,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轉向債券市場,從而減少對黃金的需求。你是否也意識到,黃金價格的走勢,往往與美元和美債殖利率呈現負相關?
因此,在分析黃金價格的未來走勢時,我們不僅需要關注通膨、財政赤字、聯準會政策等因素,還需要密切關注美元和美債殖利率的變化。例如,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變化,往往被視為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指標。當殖利率上升時,可能表示市場對風險資產的興趣增加,從而減少對黃金的需求。
市場資金的流向,以及黃金期貨的走勢,是判斷金價未來走向的重要指標。黃金ETF的資金流入情況,可以反映出投資者對黃金的整體情緒。當資金大量流入黃金ETF時,通常意味著投資者看好金價的未來走勢;反之,當資金流出黃金ETF時,則可能暗示投資者對金價前景感到擔憂。
此外,黃金期貨的淨多單變化,也能夠提供有用的資訊。如果黃金期貨的淨多單持續增加,表示市場參與者普遍看漲金價;反之,如果淨多單減少,則可能表示市場參與者對金價前景持謹慎態度。近期黃金期貨進入高檔震盪修正格局,避險需求降低,資金轉向風險性資產,黃金ETF資金流入放緩,黃金期貨淨多單下滑至近一年低點,短期內金價面臨上檔壓力加重的風險。
總而言之,黃金價格的走勢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國財政政策、聯準會動向、全球經濟情勢以及市場資金流向,審慎評估投資風險。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投資黃金並非沒有風險,金價的波動性較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需要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
因此,在進行黃金投資之前,建議你充分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並諮詢專業的財務顧問。同時,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對於考慮探索外匯或差價合約交易的投資人來說,選擇一個合適的平台至關重要。像是具備多國監管(例如FSCA、ASIC、FSA)、提供MT4、MT5、Pro Trader等主流交易平台、並提供低點差與24/7中文客服的經紀商,都能為交易者提供更安心與便捷的體驗。這些特點,都是你在選擇交易夥伴時可以參考的指標。
因素 | 影響 |
---|---|
財政赤字 | 削弱美元信心,推高黃金需求 |
貨幣政策 | 利率變動影響美元強弱,黃金價格變化 |
地緣政治 | 不確定性提升黃金避險需求 |
黃金價格走勢 | 相關因素 |
---|---|
上漲 | 通膨升溫,貨幣政策寬鬆 |
回落 | 美元走強,美債殖利率上升 |
市場資金流向 | 走勢預測 |
---|---|
大量流入黃金ETF | 看漲金價前景 |
資金流出黃金ETF | 對金價前景感到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