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像蘋果(Apple)這樣的科技巨頭,會突然在美國本土投入巨額資金,甚至規劃在全美多個州設立晶片生產據點?這背後其實牽動著複雜的國際貿易政策與全球供應鏈的重新洗牌。近來,前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重申對進口半導體課徵高額關稅的威脅,這項旨在推動「美國製造」的政策,無疑在科技產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究竟這項政策會如何影響你我手中的科技產品?而蘋果又如何透過其「美國製造計畫」來應對這場挑戰?
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這場半導體關稅風暴的來龍去脈,剖析蘋果公司如何透過巨額投資來鞏固其供應鏈的韌性,並探討全球其他晶片製造大廠如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等如何在此波浪潮中調整策略。同時,我們也會一起思考,在美國推動本土製造的背後,究竟面臨哪些實際的挑戰與機會。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購買的智慧型手機或電腦晶片,突然因為進口關稅而變得非常昂貴,你會怎麼想?這正是前美國總統川普意圖透過半導體關稅政策來達成的目標。他曾強硬表示,未來將對所有從海外進口的晶片與半導體課徵高達100%關稅。這項聽起來驚人的稅率,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鼓勵企業將生產線搬回美國,強化美國製造的地位。
這項半導體關稅政策的關鍵要點如下:
不過,這項「大刀」並非一視同仁。川普同時也承諾,只要公司已在美國境內設廠,或是已明確承諾在美國進行製造與生產的企業,將可以獲得關稅豁免。這項「豁免條款」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誘因,吸引著全球科技與晶片製造巨頭紛紛思考在美投資的可能性。對許多企業來說,這不再只是一個商業決策,更是一項地緣政治的策略考量,直接影響他們產品的成本競爭力與市場進入權。
政策項目 | 詳細說明 | 預期影響 |
---|---|---|
半導體關稅稅率 | 對所有海外進口的晶片與半導體課徵高達100%關稅。 | 大幅提高進口晶片成本,迫使企業轉向美國本土製造。 |
關稅豁免條件 | 已在美國境內設廠,或已明確承諾在美國進行製造與生產的企業。 | 吸引全球科技與晶片製造巨頭在美國投資設廠,爭取市場准入優勢。 |
政策目標 | 鼓勵企業將生產線搬回美國,強化「美國製造」的地位與能力。 | 提升美國在半導體產業的自給自足能力與國家安全。 |
面對川普的半導體關稅威脅,全球最受矚目的科技巨頭之一——蘋果公司——迅速做出了回應。他們宣佈將在美國本土製造領域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這是在此前已承諾的5000億美元基礎上再加碼。這筆龐大的投資計畫,顯示了蘋果對供應鏈戰略調整的決心。
這筆巨額投資主要聚焦於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那麼,這筆錢會如何運用呢?蘋果的目標是啟動「美國製造計畫」,深化與多家關鍵供應商的合作,以建立更完整的本土供應鏈。例如,我們手機螢幕上堅固的蓋板玻璃,就是由康寧(Corning)公司在美國肯塔基州生產提供。此外,蘋果也將與格芯(GlobalFoundries)、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三星(Samsung)以及博通(Broadcom)等晶片製造與設備供應商合作,目標是在2025年於美國24個州的24家工廠生產超過190億顆晶片。這意味著未來你的iPhone裡,將有越來越多的核心零組件是在美國本土製造完成,從晶片設計、製造到封裝,都力求在地化。
合作夥伴 | 所在地 | 主要供應元件 | 在美製造目標 |
---|---|---|---|
康寧(Corning) | 肯塔基州 | 蓋板玻璃 | 為iPhone螢幕提供堅固的美國製玻璃。 |
格芯(GlobalFoundries) | 美國各地 | 多種晶片 | 參與2025年於美國24家工廠生產190億顆晶片的計畫。 |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 美國各地 | 半導體設備 | 提供製造晶片所需的先進設備與技術。 |
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 | 美國各地 | 各類晶片 | 合作生產多種核心零組件。 |
三星(Samsung) | 德州奧斯汀、泰勒 | 晶片製造 | 在美設廠,為蘋果及其他客戶提供晶圓代工服務。 |
博通(Broadcom) | 美國各地 | 無線通訊晶片 | 參與蘋果美國製造計畫,供應關鍵零組件。 |
MP Materials | 美國本土 | 稀土材料 | 採購美國本土稀土,提升國家安全與產業自主性。 |
除了晶片和玻璃,蘋果也積極拓展其他關鍵材料的本土生產。例如,他們曾與MP Materials合作,採購美國本土的稀土材料,這對於提升國家安全與產業自主性至關重要,也能降低對特定國家的依賴。這些舉措都明確指向一個目標:在潛在的貿易壁壘下,確保其核心產品如iPhone能規避高額關稅,並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與韌性。
不只蘋果公司,全球其他重量級的晶片製造商也紛紛加入在美設廠的行列,以爭取關稅豁免的資格。這波「美國製造」的浪潮,幾乎席捲了整個半導體關聯產業:
公司名稱 | 美國投資地點 | 主要投資項目 | 戰略考量 |
---|---|---|---|
台積電(TSMC) | 亞利桑那州 | 先進晶圓廠 | 確保符合美國製造要求,規避半導體關稅,深化與美國客戶合作。 |
三星(Samsung) | 德州奧斯汀、泰勒 | 大型晶片廠 | 強化全球供應鏈佈局的靈活性,確保產品順利進入美國市場。 |
SK海力士(SK Hynix) | 印第安納州 | 先進晶片封裝、AI研發設施 | 提升在美國的製造能力與研發影響力,滿足未來技術需求。 |
有趣的是,這些積極在美投資或設廠的企業,其股價通常會因市場預期將獲得關稅豁免而上漲。像是應用材料、德州儀器、格芯、博通等,都因此政策而受惠。然而,並非所有公司都樂見其成,例如英特爾(Intel)的股價就曾因川普呼籲其執行長辭職而下跌,顯示政策對個別企業的影響各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歐洲的晶片製造設備商,如艾司摩爾(ASML)、ASMI和BE半導體工業,也加入了這波漲勢。市場普遍預期,由於歐盟與美國已在貿易協定中同意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零關稅,因此這100%的關稅將不會疊加在這些歐洲供應商的產品上,這為全球技術股市場帶來了一絲穩定預期。
推動美國製造聽起來很棒,但實際執行起來卻面臨不少挑戰。你可能會想,為什麼我們不乾脆把所有的iPhone都搬回美國組裝呢?原因主要有兩個:
正因為這些現實考量,儘管川普政府不斷施壓,蘋果公司的iPhone組裝中心仍然主要分布在亞洲,其中印度近年來的角色日益重要。儘管美國也曾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但分析師普遍認為,印度作為iPhone製造中心的地位難以動搖。
這波「美國製造」政策對全球供應鏈調整的深遠影響包含:
為什麼呢?因為蘋果已經將印度生產的iPhone主要銷往美國市場,據統計,由福斯康(Foxconn)在印度出口的iPhone約90%都銷往美國。這使得即使有潛在關稅,印度製造依然具有成本競爭力,企業也不願輕易調整已投入巨大成本建立的生產線。這也突顯了全球供應鏈的韌性,以及企業在面對地緣政治壓力時,會採取多元化佈局而非完全「去中心化」的策略。
總體而言,半導體關稅與美國製造政策,正在加速全球科技供應鏈的重塑。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單一企業的應對,更是整個產業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尋求新平衡的過程。
川普政府對半導體關稅的威脅,無疑是全球科技供應鏈重塑的強力催化劑。從蘋果公司加碼在美投資計畫,到台積電、三星等晶片製造巨頭紛紛選擇在美設廠,這都反映出企業在面對政策風險時的戰略性應變。透過在美國本土生產關鍵零組件甚至晶片,這些企業不僅能規避潛在的貿易壁壘,更深化了與美國市場的連結,提升了供應鏈的韌性。
雖然美國製造要完全取代亞洲供應鏈仍面臨熟練勞動力、高昂成本等諸多挑戰,短期內要看到iPhone完全在美國組裝或許還需要時間,但這波政策浪潮已經促使業界朝向更為分散、更具戰略彈性的「全球化與在地化並存」模式邁進。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產品的核心元件在本土生產,而最終組裝則在全球各地分工,這將使得全球科技產業的供應鏈更加穩固且多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市場分析與知識性說明,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獨立評估並謹慎決策。
Q:川普提出的半導體關稅稅率是多少?
A:前美國總統川普曾提出對所有從海外進口的晶片與半導體課徵高達100%的關稅。
Q:為什麼蘋果公司會選擇在美國本土大幅增加投資?
A:蘋果公司增加在美投資,主要是為了應對潛在的半導體關稅威脅,規避高額稅率,同時強化供應鏈的韌性與穩定性,並深化與美國市場的連結。
Q:除了蘋果,還有哪些主要的晶片製造商也在美國設廠?
A:除了蘋果,全球主要的晶片製造商如台積電(TSMC)、三星(Samsung)和SK海力士(SK Hynix)等,也紛紛在美國投資興建晶片廠或研發設施,以爭取關稅豁免並強化在美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