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股看漲!美國陸軍「Pele計畫」部署微型反應爐,能源自主如何改寫未來戰場?

美國陸軍推動微型核反應爐計畫:實現能源自主與作戰革新

美國陸軍為了在全球各軍事基地確保可靠的能源供應,正大力推動一項創新計畫,將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s),尤其是微型核反應爐,融入作戰和後勤系統。這不僅能擺脫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供應鏈的脆弱性,還能為部隊帶來更強大的能源韌性和行動自由度,讓美軍在複雜環境中更具優勢。

未來美國陸軍基地由緊湊發光的微型核反應爐供電,士兵周圍操作,展現能源獨立與作戰創新

能源獨立:打破燃料「暴政」的關鍵

過去,美軍在海外或戰區的基地多仰賴柴油發電機維持電力,但這帶來了龐大的燃料運輸需求,容易成為敵方攻擊目標,不僅費用高,還可能導致士兵傷亡。根據福斯新聞報導,陸軍視此為打破燃料束縛的轉折點。透過微型核反應爐,基地能獨立運轉多年,無需頻繁外部補給,大幅強化自給能力。

偏遠軍事基地由小型核反應爐提供清潔能源,對比脆弱燃料供應鏈遭敵方攻擊,象徵打破燃料暴政

這種改變的戰略價值不可小覷。在面對大國對抗的時代,穩定的能源來源能支撐持久作戰,減少對易斷供應線的依賴,讓部隊更機動,同時減輕後勤壓力與風險。舉例來說,在阿富汗或伊拉克等戰地,燃料車隊曾多次遇襲,微型核反應爐的出現將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微型核反應爐技術的崛起與參與者

這些微型核反應爐設計精巧,便於運輸,專為偏遠或軍事用途發電。它們的安全性更高,燃料可持續使用長達10年或更久,且部署迅速。功率從幾兆瓦到數十兆瓦,足夠滿足中小型基地的用電需求,成為傳統發電的理想替代。

光滑可攜式微型核反應爐設計發光,周圍環繞Oklo、NuScale Power、Nano Nuclear Energy和Centrus Energy等公司標誌,象徵技術創新與合作

多家企業正積極投入這項技術的研發與實作。CNBC 報導指出,Oklo、NuScale Power、Nano Nuclear Energy 和 Centrus Energy 等公司居於要角。其中,Oklo 獲得前總統川普女婿 Jared Kushner 的投資,專攻數據中心用微型反應爐,技術同樣適用軍事情境;NuScale Power 以模組化設計聞名;Nano Nuclear Energy 聚焦先進微型技術;Centrus Energy 則負責高豐度低濃縮鈾(HALEU)燃料生產,這是許多新型反應爐的核心需求。這些合作不僅加速技術成熟,還確保供應鏈的可靠性。

「Pele計畫」:部署時間表與試點

陸軍的這項微型核反應爐計畫名為「Pele計畫」(Project Pele)。華爾街日報報導顯示,計畫目標是在2027年底前推出原型機,並於2025至2027年啟動初步作戰應用。初期將在美國本土基地測試,評估性能、安全與適應性,之後擴及海外據點。這不僅驗證技術,還能為未來全球部署奠基。

環境效益與產業推動

微型核反應爐不僅提升軍事效能,還帶來環保優勢。與柴油機不同,它們零碳排放,支援美國的氣候承諾。這與五角大廈的綠色能源策略一致,例如透過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降低整體碳足跡,為可持續作戰鋪路。

同時,這計畫將振興美國核能產業。政府資金注入能促進創新、擴大生產,並創造就業。在全球競爭中,維持國內技術與燃料自主至關重要,避免依賴外國供應,確保國家安全。

挑戰與未來展望

雖然前景光明,但微型核反應爐的廣泛應用仍需克服障礙。首要的是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的嚴格審核,確保安全無虞。公眾對核能的疑慮也需透過公開資訊與安全設計來化解。此外,初始投資高昂,以及燃料供應的穩定,都得逐步解決。

儘管如此,陸軍的這項努力標誌著能源與作戰格局的重大轉型。隨著技術進步與成本下降,這些高效能裝置將成為軍事標準,為美軍注入持久韌性、環保優勢與戰略領先。

美國陸軍為何要部署微型核反應爐?

美國陸軍部署微型核反應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能源獨立、提升作戰靈活性並減少對易受攻擊的燃料供應線的依賴。這些反應爐能為基地提供長期、穩定的電力,降低後勤負擔和人員風險,同時減少碳排放。

「Pele計畫」的目標和時間表是什麼?

「Pele計畫」是美國陸軍的微型核反應爐部署計畫。其目標是在2027年底前部署一個原型微型反應爐,並期望在2025年至2027年間開始進行初始作戰部署。這些反應爐將首先在美國本土基地進行測試,然後逐步推廣到海外基地。

哪些公司參與了微型核反應爐的開發?

有多家公司正在參與微型核反應爐的開發和燃料供應,其中包括 Oklo、NuScale Power、Nano Nuclear Energy 以及負責生產高豐度低濃縮鈾(HALEU)燃料的 Centrus Energy 等。

微型核反應爐相較於傳統發電機有何優勢?

微型核反應爐具有多項優勢:

  • 能源韌性: 可在不依賴外部燃料供應的情況下運作數年。
  • 作戰靈活性: 減少燃料補給線的需求,提升部隊部署和行動的靈活性。
  • 環境效益: 不排放溫室氣體,符合「綠色」能源目標。
  • 安全與可靠: 通常設計有更高的安全標準和更長的燃料循環週期。
  • 小型化: 體積小巧、可運輸,適合偏遠地區部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