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者如何在昂貴的市場中發現隱藏寶石

Bill Nygren 的洞見:如何在「七巨頭」陰影下挖掘被低估的價值股?

在當前由科技巨頭主導、估值普遍偏高的股票市場中,你是否也覺得難以找到物超所值的投資標的?當市場焦點幾乎都集中在那些光芒萬丈的「七巨頭」身上時,我們往往會忽略掉許多同樣穩健,甚至被嚴重低估的公司。但對於資深價值投資者、橡樹馬克基金(Oakmark Fund)的經理 Bill Nygren 來說,這反而是個難得的「不尋常機會」。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 Nygren 是如何在喧囂的市場中,運用他獨特的由下而上分析方法,挖掘出那些被市場忽略,卻擁有強勁潛力的「隱藏寶石」。

透過本文,您將深入了解 Bill Nygren 如何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運用其獨特的價值投資策略,挖掘那些被市場忽略的「隱藏寶石」。主要內容包含:

  • 深入理解 Bill Nygren 的由下而上分析方法。

  • 學習如何在市場喧囂中挖掘被嚴重低估的潛力股。

  • 探索橡樹馬克基金的實戰案例與主動管理策略。

科技狂潮下的市場盲點與價值窪地

我們都知道,過去幾年股票市場的鎂光燈幾乎都打在所謂的「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身上,像是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輝達和特斯拉。這些公司因為強勁的成長動能和市場統治力,股價節節高升,讓它們的本益比(P/E Ratio)也水漲船高。這雖然帶來了可觀的回報,但也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市場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導致許多其他同樣優秀、甚至更具價值的公司,卻像是被遺忘般,股價被嚴重低估,本益比甚至只有個位數。

Nygren 指出,這就像是走進一個菜市場,所有人都搶著買最新鮮、最光鮮亮麗的那些菜,卻忽略了旁邊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其實營養價值高、價格又特別便宜的農產品。對於我們這些追求價值投資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尋寶的好時機。當整體市場本益比已經達到約 20 倍,但你卻能找到一大批基本面穩健、股價卻只有個位數本益比的「被低估股票」,你會怎麼做呢?顯然,Nygren 選擇深入研究、果斷出手。

股市中的尋寶地圖。

當前市場的這種「偏食」現象,使得科技巨頭與其他被低估的價值股之間產生了顯著的對比,這正是 Nygren 所說的「不尋常機會」。下表將簡要呈現兩者的主要差異:

特徵 科技巨頭(七巨頭) 被低估價值股
估值水平 普遍偏高,本益比通常較高 普遍偏低,本益比可能為個位數
市場焦點 高度集中,鎂光燈下的明星 容易被忽略,股價被「錯殺」或「誤讀」
成長動能 強勁增長,市場預期高 穩健增長,潛力常被低估

對於尋求價值投資的我們而言,當前市場環境提供了獨特的「尋寶」機會。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市場注意力過度集中在少數明星科技巨頭,導致其他同樣優秀的公司被忽視。

  • 許多基本面穩健、具備良好現金流的公司,其股價卻被嚴重低估,未能反映其真實價值。

  • 整體市場本益比偏高,但仍有大量個股以遠低於平均水平的本益比交易,提供潛在的安全邊際。

Bill Nygren 的獨特估值哲學:超越傳統會計,深挖企業的真實價值

你或許會好奇,Bill Nygren 究竟是如何選股的?他可不是只看傳統的本益比而已。Nygren 的選股原則非常嚴謹,他會把公司拆解開來,從更宏觀的角度評估其商業價值,並且要求符合以下幾個關鍵條件:

  1. 股票交易價格低於其「商業價值」的三分之二: Nygren 定義的「商業價值」,是指一個外部人士願意為了獲得合理回報而支付的最高估值。他只買那些市場價格明顯低於這個價值的公司,也就是說,他只願意買「打折再打折」的資產。

  2. 預期每股成長率與股息收益率之和至少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相符: 他預期這些公司的年化回報率,至少要能跟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回報(大約 7-8%)持平。這意味著他不僅追求便宜,也追求合理的成長性,確保投資的品質。

  3. 管理層行為像值得信賴的所有者: 這點非常重要。Nygren 相信,一家公司要能創造長期股東價值,關鍵在於管理層是否真的為股東著想,是否致力於最大化「每股價值」,而不是一味追求擴大公司規模,卻忽略了投資者的回報。

Nygren 這種「超越傳統會計準則」的視角,使他能更全面地評估企業的真實價值。以下表格呈現了他如何調整傳統會計觀念以進行更深入的估值:

傳統會計處理方式 Bill Nygren 的創新視角 此視角的目的
將研發支出(R&D)視為當期費用 視為「創投支出」或長期投資 捕捉企業為未來成長所做的策略性投入,而非簡單的成本消耗。
將客戶獲取成本(CAC)視為當期費用 視為長期資產建立的投資 評估客戶基礎對未來收入和價值的貢獻,而不僅是短期費用。
嚴格依循公認會計原則(GAAP) 結合經濟現實與商業價值判斷 更真實地反映公司被收購或清算時的內在價值,避免被會計數字誤導。

一位投資者正在股市數據中尋找隱藏寶藏。

此外,Nygren 在估值時還會「超越傳統會計準則(GAAP)」。他認為,有些公司的研發支出(R&D)或客戶獲取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其實不應該簡單視為當期費用,而更像是「創投支出」(Venture Capital Spending)。這些支出雖然可能短期內影響利潤,但卻是為了未來長期成長所做的投資。例如,Google 在非搜尋業務上的投入,雖然短期會讓傳統本益比看起來比較高,但如果把這些「創投支出」調整回來,你就會發現它的真實估值其實更具吸引力。這種深入的財報分析視角,讓他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價值。

橡樹馬克基金的實戰案例解析:被低估的潛力股與韌性挑戰者

光說不練可不行!橡樹馬克基金的投資組合就是 Nygren 哲學的最佳印證。他們採用由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專注於個股而非宏觀經濟預測。以下是他們近期的一些經典案例和潛力觀察:

股票名稱 (代碼) 投資理由 / 價值發現 市場對其的「誤解」
Alphabet (GOOGL/GOOG) 調整後本益比僅約 14 倍,具長期增長潛力。基金選擇投票權股票 (GOOGL)。 傳統本益比看似高,但市場未充分考慮其非搜尋業務投資與巨額現金。
First Citizens BancShares (FCNCA/FCNCB) 美國第 15 大銀行,擅長收購破產銀行(如矽谷銀行),股價低於有形帳面價值,本益比吸引人。基金選擇超級投票權股票。 銀行業動盪讓市場對小型銀行信心不足,未充分認可其獨特風險管理能力。
Capital One Financial (COF) 股價接近有形帳面價值,預期本益比具吸引力,信貸資產組合穩健。 市場擔憂地區性銀行風險,但其客戶群體(主要為低收入群體)就業市場強勁,風險可控。
ConocoPhillips (COP) 管理層專注回饋股東,承諾將一半的營運現金流返還給股東,同時推動業務增長。 能源股受油價波動影響大,市場可能低估了其管理層對股東回報的承諾。
Lithia Motors (LAD) (挑戰案例) 美國最大汽車經銷商,盈利增長迅速。 市場過度悲觀於衰退擔憂、二手車價下跌及電動車維修需求減少等因素。Nygren 認為市場反應過度。

橡樹馬克基金的投資策略並非盲目追求低價,而是深入挖掘那些具備特定潛力或被市場誤讀的公司。這些「隱藏寶石」往往來自不同的產業,但都符合 Nygren 的嚴格篩選標準。以下是一些橡樹馬克基金常見的低估公司類型及其投資邏輯:

低估公司類型 主要特徵 Nygren 的投資邏輯
銀行與金融服務業 股價低於有形帳面價值,市場情緒悲觀 認可其獨特的風險管理能力與併購整合潛力,關注穩健的信貸組合。
被誤讀的「成長型價值股」 研發或客戶獲取投入大,傳統本益比看似高 調整會計視角,將短期費用視為長期投資,發現其真實的低估價值。
能源與傳統產業公司 受市場波動影響大,市場關注度相對較低 管理層專注於回饋股東(如高股息、股票回購),且具備穩健的現金流。
市場反應過度的產業龍頭 因短期負面消息或宏觀擔憂導致股價超跌 深入分析基本面,判斷市場悲觀情緒是否過度,並相信其長期競爭力。

股市圖表與數字中顯現的寶箱。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 Bill Nygren 如何透過深度的公司分析,去識別市場的盲點,並找到那些被「錯殺」或「誤讀」的投資寶石

從市場波動中獲利:橡樹馬克基金的積極管理藝術

你知道嗎?即便是像 Bill Nygren 這樣堅守價值投資策略的人,也必須在市場劇烈波動時保持靈活。我們回顧一下 2025 年第二季度,美國股票市場經歷了史上最短暫卻也最劇烈的熊市,從高點迅速崩跌,隨後又快速反彈到新高。這對許多投資者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然而,橡樹馬克基金卻在這次危機中展現了其主動管理的優勢。他們利用這種恐慌性的下跌,採取了「由下而上」的應變策略,在短短十週內調整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投資組合,這大約是他們正常活動量的五倍!這就像是當大家都在拋售時,他們卻像個精明的獵人,開始大量購入那些被錯殺的優質資產,例如 Nike 和 Amazon,同時賣出相對昂貴的 Kroger 和 AIG。這種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的紀律性,為基金的長期表現奠定了基礎。

運用放大鏡在股市中仔細搜尋機會。

橡樹馬克基金在市場劇烈波動中展現的這種積極管理策略,不僅證明了其應變能力,也為投資者創造了額外價值。其主動管理優勢主要體現在:

  • 利用市場恐慌性拋售,大量購入被「錯殺」的優質資產,把握短期下跌帶來的長期機會。

  • 在市場極端波動時,能夠在短時間內靈活且大規模地調整投資組合,反映對個股價值的最新判斷。

  • 善用「稅損收割」等策略,有效管理稅務負擔,進一步提升了基金對股東的實質回報。

此外,他們還善用「稅損收割」(Tax Loss Harvesting)策略,這是一種利用虧損的投資來抵銷其他投資的資本利得,從而減少應稅資本利得分配的方法。這種稅務效率的管理,進一步為股東創造了實質的好處。這也說明了,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主動且精明的投資組合管理,遠比單純的市場時機判斷來得重要。

長線思維與超越市場時機:價值投資的本質

Bill Nygren 和橡樹馬克基金的成功故事,再次提醒了我們價值投資的精髓:耐心紀律和對企業基本面的深度理解。在一個充滿炒作和短期波動的股票市場中,很多人習慣追逐熱點,試圖猜測市場的下一步動向。但 Nygren 卻堅定地告訴我們,這並不是贏得長期回報的最佳方式。

他強調,真正的財富增長來自於買入那些被低估、擁有強健基本面和優秀管理層的公司,然後長期持有。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避免情緒化決策,不要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恐慌賣出,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市場熱點而盲目追漲。正如 Nygren 所說,他的基金從不試圖判斷市場是高估還是低估,他們只關注個股的商業價值。透過這種專注於個股、拒絕市場時機的投資策略,即使面對短期逆風,專注於價值最終仍能帶來豐厚回報。

在一個充斥著快速追逐熱點的投資時代,Bill Nygren 和橡樹馬克基金的案例再次證明了耐心和紀律性價值投資策略的強大力量。透過深入的公司分析、獨特的估值視角,以及在市場波動中保持清晰的頭腦,投資者仍能在看似昂貴的市場中,發現並鎖定那些真正具備長期增長潛力的「隱藏寶石」。這不僅是對傳統價值投資原則的堅持,更是對未來穩健回報的承諾。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教育與知識分享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請務必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常見問題(FAQ)

Q:Bill Nygren 如何定義其選股標準中的「商業價值」?

A:Bill Nygren 將「商業價值」定義為一個外部人士願意為了獲得合理回報而支付的最高估值。他只會投資那些市場交易價格明顯低於此商業價值三分之二的公司,以此確保足夠的安全邊際。

Q:為什麼 Bill Nygren 在估值時會「超越傳統會計準則(GAAP)」?

A::Nygren 認為,傳統會計準則可能無法完全反映某些公司的真實價值。例如,他將研發支出或客戶獲取成本視為「創投支出」而非當期費用,因為這些是為未來長期成長所做的投資,能更準確地評估企業的長期潛力與價值。

Q:橡樹馬克基金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採取了哪些積極管理策略?

A: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橡樹馬克基金會利用恐慌性下跌,採取「由下而上」的應變策略,在短時間內大量購入被市場「錯殺」的優質資產,並善用「稅損收割」策略,以最大化長期股東回報。

發佈留言

×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