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面對經濟挑戰,中國企業正積極出海並探索數位貨幣領域,這些策略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經濟成長?
你最近是不是也常聽到關於中國經濟的一些消息?像是工廠活動放緩、房地產市場似乎遇到麻煩,還有大家說的「通縮壓力」等等。這些挑戰聽起來有點複雜,對吧?面對這樣的狀況,中國的企業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想辦法,尋求新的成長動能和解決方案。那麼,具體來說,他們正在做些什麼呢?
這篇文章就是要帶你一起看看,中國目前因應國內挑戰的幾個重要策略:一個是鼓勵企業往外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出海」;另一個則是在快速發展的數位貨幣領域尋找機會。同時,我們也會看看,大陸的投資者最近在香港股市有哪些動向。
以下是中國經濟當前重要策略的三個要點:
想像一下,如果你經營一家店,發現自家社區消費的人變少了,競爭又越來越激烈,你會怎麼辦?可能就會考慮去隔壁社區或更遠的地方開分店,尋找新的顧客。這有點像現在許多中國大陸企業的心情。面對國內相對疲軟的國內需求以及日益白熱化的同業競爭,很多企業正把目光投向海外,預計將會增加海外投資。
這不僅僅是個別企業的決定,更是得到了政府的鼓勵。北京當局正透過提供財政援助和稅收補貼等方式,支持企業將業務和投資擴展到國外。為什麼政府要這麼做呢?除了幫助企業尋找新的營收來源外,這其實是一個更大的國家戰略。目的是希望透過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並且用海外賺來的錢或建立的資產,來抵銷國內經濟遇到的困難,像是之前提到的貿易緊張或是國內需求疲軟。這就像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分散風險,同時也為國家賺取更多的國民總收入 (GNI)。
那麼,這些計畫海外投資的資金,具體會流向哪些產業和地區呢?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並非漫無目的,而是非常有策略性的。
至於投資的地理區域,有分析指出,新興市場正成為主力。像是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等地區,這些地方在 2023 年就佔了中國總體直接投資 (ODI) 總額的九成!選擇這些區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中國建立更廣泛的全球供應鏈和合作網絡。從長遠來看,增加海外資產並改善國家的國際投資淨部位,被視為提升中國經濟長期成長潛力,甚至有利於信用評級的重要因素。
重點產業 | 特點 | 地理區域 |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等 | 中東、非洲 |
高科技 | 電動車電池、稀土等 | 南亞、東南亞 |
清潔能源 | 太陽能、風能等 | 全球 |
說到金融領域的發展,除了傳統的投資和貿易,近年來「數位貨幣」絕對是個熱門話題。你可能聽過比特幣、以太坊這些加密貨幣,但其實還有兩種更常被討論的數位貨幣類型,一種是各國中央銀行正在探索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 (CBDC),另一種則是與特定資產掛鉤的穩定幣。
中國很早就開始推行他們的數位人民幣 (e-CNY),這就是一種 CBDC。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的數位版本。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於國內小額零售支付,方便大家日常生活使用,而且不一定需要銀行帳戶。不過,目前數位人民幣在跨境使用上還處於探索階段,主要透過像 mBridge 專案這樣的國際合作計畫進行試驗。
而穩定幣則不太一樣。它通常是由私人機構發行,而且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顧名思義,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價值相對「穩定」,不像比特幣那樣價格波動劇烈。這是因為穩定幣通常會與某個法定貨幣(比如美元、港元)或其他資產以一比一的比例掛鉤,並且有等值的儲備資產(例如美國國庫券)作為擔保。南韓最近 reportedly 暫停了他們的數位貨幣試點,轉而關注穩定幣的發展,這也引起了全球其他央行對不同數位貨幣路徑的討論。
簡單來說,這兩種數位貨幣的主要差異可以看看這個表格:
特點 | 中央銀行數位貨幣 (CBDC,如數位人民幣) | 穩定幣 (Stablecoin) |
---|---|---|
發行方 | 中央銀行 | 私人機構 |
基礎技術 | 通常為中心化系統 | 通常基於區塊鏈 |
掛鉤資產 | 主權法定貨幣的數位形式 (一比一等值) | 掛鉤特定法定貨幣或其他資產 (如美元、港元、商品) |
儲備資產 | 無需額外儲備 (本身就是法定貨幣) | 需有等值儲備資產支持總價值 |
主要用途 (目前) | 國內零售支付 | 虛擬資產交易、跨境支付探索、去中心化金融 (DeFi) |
了解了這些,你是不是對不同的數位貨幣有了更清晰的概念呢?
你可能知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在發展虛擬資產方面非常積極,推出了相關的監管框架和發行許可。這對中國大陸企業來說,提供了一個新的「出海」跳板和合作機會。
最近就有一個例子,一家為數位人民幣提供技術服務的北京金融科技公司(北控信息科技)與一家香港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共同開發基礎設施,支持包括穩定幣、其他加密貨幣,甚至是將實際資產數位化的代幣化實體資產 (RWA) 等虛擬資產生態系統。
大陸的金融科技公司希望利用自身在支付系統、區塊鏈技術方面的能力,與香港在監管、國際連接方面的優勢結合,共同參與到穩定幣的發行和應用中。例如,他們計畫開發穩定幣的硬體錢包和軟體錢包等工具,讓更多人能夠安全、方便地使用這些數位資產。這可以看作是中國大陸在特定金融科技領域,利用香港作為平台,連接全球市場的一種策略。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資本市場。陸港之間的互聯互通機制,讓大陸投資者可以方便地交易香港上市的股票。透過這個機制,我們可以看到大陸資金在香港市場的一些動向。
最近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根據六月份的數據顯示,大陸投資者透過互聯互通機制,對部分在香港上市的大型科技股呈現淨賣出。這些被賣出的股票包括了我們都很熟悉的科技巨頭,例如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小米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六月份對這些股票的淨賣出總額達到了港幣 464 億元。其實,在五月份也出現了類似的淨賣出情況。
這種資金流動的變化,正在考驗這些科技股今年以來股價反彈的力道和持續性。當然,這背後的原因可能很複雜,可能與大陸投資者對這些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全球市場情緒變化,或是資產配置的調整有關。這也提醒我們,即使是明星科技股,也會面臨市場資金進出的挑戰。
從企業積極「出海」尋找海外機會,到在數位貨幣領域探索新的可能性,再到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動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正在透過多種方式來應對當前的挑戰並尋求未來的成長動能。
企業向海外的戰略性擴張,不僅是為了尋找新的市場,更是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提升全球競爭力的一部分。同時,在數位資產這個快速變化的領域,無論是官方推動的數位人民幣,還是與香港合作探索穩定幣,都顯示出中國在金融科技前沿尋找機遇的努力。這些趨勢共同描繪出,中國正如何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佈局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資訊分享與知識說明,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Q:中國企業為什麼積極推進「出海」戰略?
A:主要原因是國內需求疲軟,以及希望透過海外市場擴大營收來源。
Q:數位人民幣 (e-CNY) 的主要用途是什麼?
A:數位人民幣主要用於國內小額零售支付,方便日常生活。
Q:穩定幣和央行數位貨幣有何不同?
A:穩定幣通常由私人機構發行,而央行數位貨幣則是由中央銀行發行,基於的技術和法定貨幣的掛鉤方式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