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你或許會好奇,當一家科技巨頭交出超越市場預期的漂亮成績單時,為何股價反而會下跌?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矛盾?是的,這正是我們在談論全球人工智慧(AI)晶片領導者輝達(Nvidia)時所面臨的有趣情境。最新一季的財報數據證明了輝達在AI領域的強大實力,但對中國市場銷售前景的擔憂,卻讓投資人卻步。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以財經記者的視角,用白話文與你一同抽絲剝繭:輝達這次財報到底亮點在哪裡?中國市場的「眉角」究竟是什麼?全球對AI晶片的需求有多瘋狂?而分析師們又如何看待這位AI巨頭的未來走向?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輝達如何在變局中持續引領科技浪潮。
首先,讓我們看看輝達最新公布的2026財年第二季財報數據。你可以看到,這份成績單是相當亮眼的:
為了更清晰地展現輝達在各業務領域的營收貢獻,我們整理了以下的數據概況:
業務部門 | 最新營收 (億美元) | 成長動能 |
---|---|---|
數據中心 | 411 | AI晶片需求主要驅動力,強勁成長 |
遊戲業務 | 43 | 表現出色,具顯著成長 |
專業視覺化 | 6.01 | 市場地位領先,成長顯著 |
汽車 | 5.86 | 展現創新應用潛力,成長顯著 |
這些數字顯示,輝達的各個業務部門都展現了強勁的成長動能。特別是負責提供AI晶片的數據中心部門,營收高達411億美元,是主要的成長引擎。除此之外,遊戲業務營收也達到了43億美元,專業視覺化為6.01億美元,汽車營收則有5.86億美元,各部門年增長率都十分顯著,證明了輝達在多個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
然而,儘管這份財報數據如此出色,市場卻沒有給予正面回應,反而導致輝達盤後股價下跌了約3%。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市場對於輝達第三季的財測(預期營收)感到擔憂,因為這個財測並未納入中國H20晶片銷售的預期。投資者們擔心,這項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輝達未來的成長動力。這也反映出市場對輝達這類頂尖科技公司有著極高的期待,任何一點潛在的變數,都可能引發敏感的反應。
綜合市場反應,投資者對輝達股價下跌的主要顧慮來自於以下幾點:
我們都知道,中國市場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於輝達這樣一家主要的AI晶片供應商來說,更是如此。但現在,中國市場卻成了輝達財報中的一個「不確定因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以下表格概述了中國市場對輝達AI晶片銷售的幾個關鍵影響因素:
關鍵因素 | 描述 | 潛在影響 |
---|---|---|
美國出口管制 | 限制高階AI晶片(如H20)對中國銷售 | 短期營收受阻,促使輝達尋求替代方案 |
H20晶片銷售現況 | 部分庫存售予中國境外「非受限客戶」 | 在法規允許範圍內維持部分營收,但規模有限 |
「匯款」徵收政策 | 美國政府考慮對向中國銷售晶片徵收15%的費用 | 可能成為恢復對華銷售的條件,但會增加成本 |
黃仁勳對中國市場的看法 | 強調中國作為第二大運算市場和AI研究中心的重要性 | 輝達管理層持續重視並努力維護中國市場關係 |
研發新晶片(B30) | 傳聞輝達正開發符合出口管制的新晶片 | 旨在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展現策略彈性 |
在第二季中,輝達確實沒有對中國客戶銷售被美國管制的高階H20晶片。不過,財務長科蕾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提到,有部分H20晶片庫存被售予了中國境外的「非受限客戶」,貢獻了1.8億美元的營收。這表明輝達正努力在遵守法規的同時,尋求其他銷售途徑。現在,輝達正在等待美國政府對向中國銷售晶片徵收15%的「匯款」(remittance)的正式法規。你可以把這個「匯款」想像成一種特殊的稅金或費用,一旦這個法規明確,就可能成為輝達恢復H20晶片對中國銷售的關鍵條件。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多次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運算市場,擁有約50%的AI研究人員,這對於美國科技公司維持競爭力至關重要。黃仁勳也持續向美國政府倡議,希望能在國家安全與科技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這些言論都凸顯了當前地緣政治對高科技產業的深遠影響,以及科技巨頭們在其中所扮演的複雜角色。
面對出口管制,市場也傳聞輝達正積極應對。有消息指出,公司正在研發一款比H20更強大的新晶片(B30),目的是在符合出口管制規定的前提下,重新進入中國市場。這顯示出輝達在逆境中的策略彈性,不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來維繫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儘管中國市場存在挑戰,但全球對AI晶片的需求卻是「一切都已售罄」,這句話來自黃仁勳,直接點出了當前人工智慧市場的火熱程度。輝達的H100與H200等高階AI晶片,是驅動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和大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的關鍵基礎設施,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到供不應求。
驅動全球AI需求成長的主要力量來自於多方面,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輝達晶片的強勁銷售:
數據中心營收的強勁增長,主要驅動力來自於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它們對AI晶片的龐大採購量佔了輝達數據中心營收的約50%。這些超大規模業者正在積極投入AI資本支出,以建立和擴展其AI運算能力,這直接受益於輝達的領先技術。我們可以透過以下的觀察來理解這波AI狂潮的規模:
這一切都印證了許多分析師的觀點,他們認為AI革命正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雖然市場上確實存在對AI泡沫的擔憂,但輝達憑藉其在AI資本支出競賽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一切都已售罄」的現況,持續推動著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成長。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投資機構,儘管面臨不確定性,仍對輝達的長期前景抱持樂觀態度。
在強勁的市場需求和潛在的挑戰之間,輝達是如何進行策略佈局的呢?這不僅包括產品的更新迭代,也包含了財務策略的運用。
為了應對複雜的市場環境與地緣政治挑戰,輝達採取了多面向的策略來鞏固其市場地位:
輝達董事會批准了高達600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庫藏股(Share Buyback)是指公司用自己的資金從市場上買回自家股票,這通常被視為公司對自身未來獲利能力有信心的表現,同時也能提升每股盈餘,對股東價值具有正面提振作用。這也彰顯了輝達雄厚的財務實力。此外,輝達預計本季毛利率將維持在73.5%的高水準,顯示即使沒有中國H20營收,其盈利能力仍具韌性。
在產品方面,輝達承諾每年更新產品架構,並已預告了未來的新一代晶片。例如,下一代Rubin晶片平台預計於2026年量產,而目前的Blackwell Ultra也正在全速增產中。這不斷更新的產品路線圖,確保了輝達能持續提供領先業界的技術,維持其在AI硬體領域的霸主地位。
輝達的產品路線圖顯示其不斷創新的決心,以下是其主要晶片平台的簡要概覽:
產品平台 | 預計量產時間/狀態 | 主要特點 |
---|---|---|
Blackwell Ultra | 正在全速增產中 | 現有旗艦AI晶片,為生成式AI提供強大運算力 |
Rubin晶片平台 | 預計2026年量產 | 下一代AI晶片平台,預期帶來更高效能與創新架構 |
H100/H200 | 市場主力產品 | 驅動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的核心基礎設施 |
B30(傳聞) | 研發中 | 傳聞為符合出口管制規定,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新晶片 |
如同這份報告所指出的:「Nvidia’s latest earnings led many analysts to raise their targets on the chipmaker. Here’s what they had to say.」儘管中國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但多數分析師仍對輝達的長期AI需求和盈利能力持樂觀態度。以下是部分分析師的觀點與動向:
分析機構 | 主要觀點 | 目標價調整 |
---|---|---|
富瑞(Jefferies) | 強勁的數據中心業務與AI加速器需求,彌補中國市場風險。 | 上調目標價 |
韋德布希證券(Wedbush) | AI革命才剛開始,輝達是核心推手。 | 上調目標價 |
適應資本顧問(Aptus Capital Advisors) | 其他市場需求足以彌補中國銷售影響。 | 普遍樂觀 |
高盛(Goldman Sachs) | 看好長期AI基礎設施支出。 | 上調目標價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 認為AI需求持續強勁,營收成長可期。 | 上調目標價 |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 產品路線圖清晰,市場領先地位鞏固。 | 上調目標價 |
這些分析師的普遍看法是,AI革命正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輝達作為這一趨勢的核心受益者,其長期的成長動能依然強勁。雖然AI泡沫的擔憂一直存在,但從目前「一切都已售罄」的情況來看,AI技術的實際應用和投資仍在加速推進。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也提到了美國政府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的消息,這可能會在未來引發輝達與英特爾之間國內競爭格局的潛在變化,影響整個半導體產業的走向。因此,觀察輝達如何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將會是未來一大看點。
透過這次深度解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輝達憑藉其卓越的財報表現和領先的AI晶片技術,穩固了其在科技產業的核心地位。公司展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和對未來的高度信心,包括透過大規模的庫藏股計畫回饋股東,以及不斷推出新一代產品以保持技術領先。
儘管中國市場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為其短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全球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龐大需求和輝達積極的產品佈局,預示著其長期成長前景依然樂觀。分析師們普遍認為,AI革命才剛剛開始,而輝達正是這場革命的核心推手。我們可以預期,輝達將持續引領半導體產業的革新,並在全球AI資本支出競賽中扮演關鍵角色。
投資者將持續關注輝達如何在全球AI競賽中,克服外部挑戰,並不斷開創新的增長點。最終,這家AI巨頭能否在變局中前行,持續鞏固其霸主地位,將是未來科技與財經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
免責聲明: 請注意,本文僅為資訊性及教育性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獨立評估並諮詢專業意見。
Q:輝達股價下跌的主因是什麼?
A:儘管最新財報數據表現亮眼,市場主要擔憂輝達第三季財測中未納入中國H20晶片銷售的預期,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對公司未來營收成長帶來的影響,導致投資者採取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