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 分價量表是什麼?定義、原理與市場意義
在金融投資領域,分價量表這種工具能讓人清楚看到股票或其他資產的成交量如何在不同價格區間分布。它以長條圖的方式,將垂直價格軸旁邊的每個區間成交量加總起來,讓使用者快速辨識哪些價位交易最熱絡。透過這種視覺化呈現,投資者能輕鬆掌握市場的活躍區域。
分價量表的基礎來自量價關係,尤其是量先行於價的原則。當大量成交集中在某些價格區間時,這往往表示市場參與者對該價位有高度共識,形成他們的交易成本區。這些密集成交區在股價後續波動中,常轉變為關鍵的支撐或壓力位置。比如,股價向上觸及過去的高量區,可能遭遇套牢賣壓而受阻;向下探至低量區,則因買盤稀少而加速下滑。事實上,這種工具彌補了傳統K線圖的不足,因為K線只顯示每日開高低收和總量,卻沒細分量在哪些價位發生。藉由分價量表,我們能更準確了解籌碼分布、平均持股成本,甚至推斷主力意圖和散戶心理。這對找出買賣時機、管理風險,以及建構整體策略,都帶來實質幫助。舉例來說,在台灣股市,許多交易者用它來分析主力是否在低檔吸貨,或高檔出脫持股,從而避開常見陷阱。
### 分價量表怎麼看?圖解判讀技巧與實戰應用
要有效運用分價量表,首先得學會解讀它的各個元素。以下我們一步步說明判讀方法,並搭配實務情境,讓概念更接地氣。(建議在此插入一張分價量表示意圖,標註高量區、低量區、主力成本區、散戶成本區,以及支撐壓力線等關鍵點。)
首先,看高量區和低量區的含義。高量區是圖上柱體最長、最明顯的部分,顯示那裡交易最頻繁、資金流動最大。如果高量區在當前股價上方,通常是過去買家被套的區域,股價漲到這裡容易引發解套賣出,形成阻力;反之,若在股價下方,且股價曾在那裡盤整築底,這區就可能變成堅實支撐,吸引買盤進場。低量區則是柱體短或空白的地方,交易稀少,股價穿越時往往缺乏抵抗,像真空帶般快速移動。這也可能暗示籌碼已轉移完畢,主力成本集中在某區,一旦突破就容易拉開距離。
接著,辨別主力成本區和散戶成本區。主力成本常在股價橫盤後出現的高量區,如果之後股價放量突破,這區很可能就是主力建倉點,回檔時會有護盤力量。散戶成本則較散亂,常集中在急漲後的高點,圖上若呈山峰形、中高兩低,且股價在那頂端轉向,頂部就可能是散戶套牢密集地。
在判斷支撐壓力時,股價下方的經過換手的高量區,或突破後回測的低量區頂端,都能當作支撐;上方的套牢高量區,或跌破後反彈的低量區底部,則是壓力來源。觀察分布變化也能預測趨勢:底部若有單峰或多峰集中,股價低檔震盪後緩漲,常是主力吸籌訊號;高檔若頭重腳輕、倒三角形,且難破新高,則疑似出貨跡象。
當然,單看分價量表不夠,需搭配K線圖綜合。例如,K線突破頸線時,若下方有高量支撐且成交放大,突破就更可靠;若假突破,上方壓力未消化,就要小心。台灣證券交易所也強調,量價關係反映資金積極度,分價量表正好具體化這點,可互相驗證。更多細節可看台灣證券交易所的量價說明。
### 分價量表在交易策略中的應用:買賣點與風險管理
分價量表不只用來分析,還能直接融入交易決策,幫忙鎖定進出場點並控制風險。讓我們從進場、出場,到不同操作風格,一一探討。
進場時,可找突破買點:在低量區盤整後,K線突破壓力,若上方壓力稀疏,就適合買入,阻力小易上漲。或在跌深後的新高量區止跌、K線反轉時,分批進場,這可能有主力接手。回測主力成本區時,也是不錯的低檔布局機會。
出場則留意高量套牢賣壓:股價漲到上方歷史高量區,若漲勢遲滯或帶量陰線,該減碼或鎖利。跌破下方高量支撐且放量,則速停損。突破低量區後若遇壓反轉,低量頂部就成賣訊。
波段操作可依中長期支撐壓力,從底部高量進、到上方高量出,同時追蹤主力布局變化,如低位吸籌或高位出貨。短線則用分時分價量表抓盤中機會,判斷主力進出或突破低量區速進速出。
分析主力動向時,低位吸籌會讓下方高量漸增、股價穩,突破後成上輕下重;高位出貨則上方高量累積、難創新高。櫃買中心指出,量價關係助懂市場行為,分價量表就是實例化工具,詳見櫃買中心的技術教育資料。
### 【差異化切入點】主流看盤App與券商平台的分價量表功能比較
台灣和香港投資者有不少看盤選擇,各平台的分價量表功能雖類似,但呈現和附加價值不同。搞清楚這些,能挑到最適合的工具,提升效率。
| 平台/App名稱 | 分價量表呈現特色 | 獨特功能 | 適用對象 |
| :———– | :—————– | :——- | :——- |
| **三竹資訊(券商App)** | 普遍為右側長條圖,顯示當日或設定區間的價量分布。 | 與券商交易功能深度整合,部分券商App可查詢歷史分價量表。 | 習慣券商介面、有即時交易需求者。 |
| **XQ全球贏家** | 提供多種時間週期(日、週、月、分時)的分價量表,可自訂區間,功能強大。 | 籌碼集中度、主力買賣超等籌碼分析指標可與分價量表疊加顯示,支援腳本撰寫。 | 專業投資者、程式交易者、技術分析愛好者。 |
| **富果Fugle** | 介面簡潔直觀,分價量表圖形美觀,易於新手理解。 | 結合其社群討論與財經資訊,提供更全面的投資視野。 | 介面導向、初學者、注重資訊整合的投資者。 |
| **其他券商自有App** | 功能與三竹類似,部分有自家特色介面或獨家指標。 | 依券商而異,可能提供特定分析報告或選股工具。 | 該券商客戶、尋求特定服務的投資者。 |
三竹系統廣用於台灣券商App,所以搜「分價量表三竹」很常見。它把圖放K線右側,秀當日或指定日的分布,優點是簡單、交易一體化,便於下單。有些券商還加歷史查詢。
XQ全球贏家以技術分析出名,分價量表支援多週期、自訂範圍,還能疊加籌碼如法人持股或主力動向,適合深挖。歷史數據豐富,對研究過去分布超實用。
富果Fugle則強調使用者體驗,圖表清楚,還整合新聞和社群,讓分析更立體。新手用起來不費力。
挑平台時,想想你的交易習慣、分析需求和費用。基礎用戶用券商App夠;專業者選XQ,能自訂更多股票分析功能。
### 【差異化切入點】分價量表結合其他技術指標的綜合判讀法
靠單一工具易有盲點,搭配其他指標,能讓分價量表的洞察更準確,建出穩健投資策略。以下幾種常見組合,值得一試。
先說K線與趨勢線。K線突破長期線或頸線時,查分價量表:若下方高量支撐穩、突破放量,上漲可靠;上方壓力少,空間大。若突破後K線影線長或反轉,且上方套牢未清,則可能是假訊號。補充一點,實務中許多交易者會在這裡加止損線,避免小虧變大。
再來,移動平均線如5日、20日或60日MA,幫定趨勢。若MA向上、股價在其上,分價量表可驗下方支撐強度;回測MA落高量區,支撐更強。漲到年線附近若遇高量套牢,就雙重壓力,難破。
籌碼分析是好搭檔。用法人買賣超或融券數據,精準鎖主力成本:高量區加法人買進,就可能是主力倉位。籌碼集中高位、法人轉賣或融餘增,則出貨風險高。MoneyDJ財經百科有籌碼詳解,可參考MoneyDJ財經百科。
成交量結合也關鍵。K線總量放大,但分價量表秀量在低量或盤整區,就可能是無效;有效放量該在新高區持續推升,消化壓力。
**實戰案例說明:**
拿一檔股票來說,K線現W底,頸線100元。分價量表顯示90-95元高量支撐,籌碼秀法人買超。突破100元時,有長紅K放量,上方100-110元低量。
綜合看:W底暗示反轉;90-95元支撐有法人力道,主力成本在那;突破帶量、上阻小。這是強買訊,目標設上方下一高量區。這種多指標驗證,能提高勝率,實際操作時還可加基本面如業績確認趨勢。
### 分價量表常見問題 (FAQ)
分價量表是一種技術分析工具,將特定時間內的總成交量按價格區間統計並圖形化顯示。它主要用來揭露股票籌碼分布,助投資者找出支撐壓力位、主力成本區,以及交易成本格局,從而預測股價動向並規劃交易策略。
解讀分價量表的重點包括:
高量區表示該價位成交最多,其作用視股價位置而定:
台灣香港市場推薦的包括:
是的,歷史分價量表有助回溯股價走勢,了解支撐壓力如何演變。
進階軟體如XQ全球贏家支援查詢,選日期或區間看過去分布。
多指標結合能提升準度:
主力成本常是低位或盤整後的高量區,後續放量突破。加籌碼若有大戶買入,確認度更高。
散戶可藉此:回測主力區有支撐,適合買;跌破則警覺主力退場,及時停損。
它適用任何有價量數據的商品,如:
分價量表雖強,但有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