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你或許聽過,最近美國在疫苗政策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轉變。自2025年起,由小羅伯特·甘迺迪(RFK Jr.)擔任的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接連祭出兩項震撼彈,不僅無預警解雇了重要的免疫接種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所有成員,更隨後宣布取消近5億美元的mRNA疫苗開發資金。這些看似會讓製藥產業天翻地覆的決策,卻讓市場呈現出漲跌互見的複雜反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好好拆解這些事件,帶你一探究竟。
我們將深入探討小羅伯特·甘迺迪的政策內容,分析為何主要製藥股的表現如此耐人尋味,並展望這些變革將如何影響未來疫苗審批的門檻與成本,以及製藥巨頭又將如何調整其多元化佈局與創新方向,以應對這波新的政策風險。
要理解現在的局面,我們得從兩件關鍵事件說起。第一件發生在2025年6月9日,時任美國衛生部長的小羅伯特·甘迺迪做出了「史無前例」的舉動:他解雇了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旗下、對美國疫苗接種建議具決定性影響的免疫接種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全部17名成員。想像一下,一個負責評估疫苗是否應該推薦給大眾的專家小組,突然全部換人,這無疑在業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引發各界對未來疫苗審批標準的嚴重擔憂。
這項專家委員會的人事變動,其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可能帶來以下結果:
緊接著,在2025年8月5日,第二個重磅消息傳來。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宣布,將終止22個總值將近5億美元的mRNA疫苗開發專案。HHS給出的理由是,數據顯示這類疫苗對呼吸道感染的保護效果不佳。這筆原本用來資助mRNA疫苗研發的資金,將轉而支持全病毒疫苗及其他HHS認為「更安全、更廣泛」的新穎疫苗平台。這項決策明確宣示了官方在疫苗技術路線上的一次戰略性轉變,對相關疫苗製造商無疑是一記重擊。
這兩大政策變革,可以整理如下表:
政策事件 | 發生日期 | 關鍵內容 | 預期影響 |
---|---|---|---|
ACIP成員解雇 | 2025年6月9日 | 解雇CDC免疫接種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全部17名成員。 | 對疫苗審批標準和推薦指南產生不確定性,引發業界對未來監管環境的擔憂。 |
mRNA疫苗資金終止 | 2025年8月5日 | 終止22個總值近5億美元的mRNA疫苗開發專案,轉向全病毒疫苗及其他新穎平台。 | 對mRNA疫苗製造商造成直接衝擊,迫使疫苗研發方向進行國家級戰略轉變。 |
當這些重大政策變動的消息一出,你可能會預期相關製藥公司的股價會應聲大跌,對吧?但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在ACIP成員被解雇的初期,主要疫苗製造商的股價表現漲跌互見,並沒有出現一面倒的恐慌。而隨著mRNA疫苗資金終止的消息傳出,相關公司股價普遍下跌,但也並非無可挽回。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看主要製藥公司的股價反應:
公司名稱 | 初期反應(ACIP解雇後) | 後期反應(mRNA資金終止後) | 主要產品線 |
---|---|---|---|
Moderna (莫德納) | 下跌 | 下跌3.2% | 主要為mRNA疫苗 |
Pfizer (輝瑞) | 上漲 | 下跌2.6% | 多元化藥品,包括mRNA疫苗 |
Merck (默克) | 上漲 | — | 非疫苗藥品比重高,部分疫苗 |
Novavax (諾瓦瓦克斯) | 下跌 | — |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
AstraZeneca (阿斯特捷利康) | 微漲 | 下跌1.2% | 多元化藥品,包括部分疫苗 |
BioNTech (生物科技) | 微跌 | — | 主要為mRNA疫苗 |
Sanofi (賽諾菲) | — | 美國上市股票下跌2.6% | 多元化藥品,包括部分疫苗 |
分析師指出,其實小羅伯特·甘迺迪的「疫苗懷疑論」在2025年初就已經部分被市場消化了。這表示投資者早已預期到他上任後可能會有相關的政策風險,並將這些風險因素提前納入股價的估值中。換句話說,市場已經對這種可能性有所準備。此外,ACIP委員會雖然換血,但並未被完全解散,這也為市場留下了一絲緩衝空間,讓投資者不至於過度恐慌。
這種複雜的市場反應,主要受到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的綜合影響:
你會發現,像輝瑞和默克這樣擁有多元化產品線的大型製藥公司,在初期甚至能逆勢上漲。這顯示出它們的營運韌性,即便某個領域面臨挑戰,其他強勁的非疫苗藥品營收也能夠支撐整體獲利。相較之下,高度依賴mRNA疫苗的Moderna和BioNTech,其股價波動就更為明顯,特別是在資金終止消息後。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終止mRNA疫苗開發資金的理由,是其對呼吸道感染的保護效果「不佳」。這不僅僅是一個行政決策,更是一次國家級的研發路線調整。甘迺迪部長強調,HHS仍支持「安全、有效」的疫苗,但此次轉向是為了「超越mRNA的局限性」,投資於「以證據為基礎、符合倫理原則」的疫苗解決方案。那麼,HHS口中的「更安全、更廣泛」的疫苗技術,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以下表格簡要比較了mRNA疫苗與HHS可能傾向的其他新型疫苗平台的主要特點:
疫苗類型 | 作用機制 | 主要優勢 | 潛在挑戰 |
---|---|---|---|
mRNA疫苗 | 將特定病毒基因(mRNA)送入細胞,引導細胞產生抗原。 | 研發速度快,生產彈性高,易於針對新變種調整。 | 冷鏈要求高,長期保護力及安全性數據仍待累積,公眾接受度議題。 |
全病毒疫苗 | 使用完整但已減毒或滅活的病毒,引發免疫反應。 | 免疫反應廣泛,技術成熟,歷史悠久,生產成本相對較低。 | 生產週期較長,可能需要較高的生物安全等級,可能存在副作用。 |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 只使用病毒的特定蛋白質片段(抗原)來刺激免疫反應。 | 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易於生產和儲存,通常需要佐劑。 | 免疫原性可能較弱,有時需多次接種才能達到足夠保護力。 |
載體疫苗 | 利用無害病毒作為載體,將目標病毒的基因片段送入人體細胞。 | 能誘導強效的細胞免疫反應,可提供長效保護。 | 可能受預存免疫影響(若人體對載體病毒有免疫力),生產過程較複雜。 |
這暗示著未來資金可能會更多地流向以下幾類疫苗:
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局(BARDA)作為HHS底下的主要資助機構,其未來的投資方向將直接影響疫苗開發的整體格局。這項政策轉變無疑會刺激疫苗製造商重新評估其研發組合,加大對非mRNA疫苗技術的投入,以符合新的政策導向。
小羅伯特·甘迺迪的政策調整,對於未來的疫苗產業將帶來深遠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疫苗審批流程。想想看,一個由新成員組成的ACIP委員會,如果其成員傾向甘迺迪的「疫苗觀點」,那麼他們對於新疫苗的審核標準勢必會更加嚴格。
新的監管環境預計將為疫苗研發帶來以下具體挑戰:
挑戰項目 | 具體影響 | 對藥廠的意義 |
---|---|---|
審批門檻提高 | 需要提供更全面、更長時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特別是長期追蹤數據。 | 大幅增加臨床試驗的複雜度與投入成本,需要更嚴謹的證據來支持申請。 |
審批流程拉長 | 更嚴格的審查標準與增加的數據要求,將導致新疫苗上市時間延遲。 | 延長研發資金回收期,降低市場佔有率的先發優勢,增加時間成本。 |
推薦指南調整 | 即使是已獲FDA批准的疫苗,重組後的ACIP委員會也可能調整其推薦指南。 | 直接影響疫苗的市場接受度、銷售額與公共衛生採購決策。 |
資金投入轉向 | HHS明確將資金從mRNA疫苗轉向全病毒及其他新穎平台。 | 藥廠需重新評估研發管線,調整技術投資重心,可能導致部分項目終止。 |
分析師普遍預期,未來新疫苗的上市將面臨:
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結論:未來的疫苗開發將變得更為困難,且成本更高。這會直接衝擊藥廠的研發投資回報率與創新動力。對於那些規模較小、資源有限的疫苗製造商來說,這項挑戰將尤其嚴峻。
面對如此巨大的政策逆風,大型製藥公司是如何應對的呢?他們的策略主要圍繞著多元化佈局和持續的創新。以輝瑞(Pfizer)為例,儘管其mRNA疫苗曾是疫情期間的明星產品,但其強勁的財報表現卻主要來自非疫苗產品線,例如抗腫瘤藥物、罕見疾病藥物等。在小羅伯特·甘迺迪上任後,輝瑞仍然提升了全年獲利展望,這正是其「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多元化策略的體現。
這些製藥巨頭在應對新政策環境時,通常會採取以下幾項核心策略:
其他大型疫苗製造商也在尋求各自的創新之路:
即使是受到mRNA疫苗資金終止影響的Moderna,雖然面臨裁員和部分合約取消,但也積極尋求突破。例如,其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苗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更新版新冠疫苗也獲歐盟委員會批准。這顯示出,即使面對政策挑戰,製藥巨頭依然能透過其龐大的研發管線和全球佈局,展現出一定的市場韌性。
小羅伯特·甘迺迪的疫苗政策大轉彎,無疑為全球製藥產業投下了震撼彈。短期內,市場對ACIP成員解雇的反應相對溫和,對mRNA疫苗資金終止則表現出負面影響,但長遠來看,疫苗審批流程將更為嚴苛,開發成本亦將攀升。這提醒我們,未來疫苗製造商必須在政策逆風中尋求創新與轉型,特別是將研發重點轉向非mRNA的新型疫苗平台,並透過多元化策略來降低單一產品或政策帶來的風險。
對於你我這樣的投資者來說,密切關注重組後的ACIP委員會動向,以及藥廠如何調整其研發與市場策略,將是掌握後疫情時代疫苗產業投資機會與風險的關鍵。這是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但也是一個考驗企業應變能力和創新決心的時代。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資訊性與知識性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務必進行獨立研究並尋求專業意見。
Q:小羅伯特·甘迺迪的疫苗政策主要包含哪些變革?
A:小羅伯特·甘迺迪部長的疫苗政策主要包含兩項重大變革:首先是解雇了免疫接種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的所有成員,其次是在2025年8月宣布終止近5億美元的mRNA疫苗開發資金,轉而支持全病毒疫苗及其他新型疫苗平台。
Q:為何製藥股對新政策的反應如此複雜,漲跌互見?
A:製藥股價反應複雜的原因有多方面。投資者對小羅伯特·甘迺迪的疫苗觀點已有部分預期,且ACIP委員會只是換血而非完全解散。此外,大型製藥公司擁有多元化的產品線,其非疫苗業務能提供營運韌性。相對而言,高度依賴mRNA疫苗的公司則受到較大衝擊。
Q:新政策將對未來疫苗研發方向帶來哪些影響?
A:新政策預計將使未來疫苗的審批流程面臨更高的門檻和更長的審查時間,導致開發成本顯著增加。同時,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資金將轉向支持全病毒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等非mRNA技術,這將促使製藥商調整其研發重心,加速多元化技術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