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Work Hours
Monday to Friday: 7AM - 7PM
Weekend: 10AM - 5PM
你是不是也常在想,未來的投資市場會怎麼樣?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局勢,我們的錢該怎麼放,才能安穩又成長?威爾斯美股(Wells Fargo)近期發布了一份深度報告,為我們揭示了2025年下半年全球財經市場可能面臨的幾大關鍵變數。這篇文章就是要帶你一起搞懂,美國即將來臨的「政策三重奏」——關稅政策、聯邦預算辯論,以及債務上限問題,將如何牽動全球經濟的神經,並告訴你威爾斯美股建議我們如何調整投資佈局,做好萬全準備。
我們將循序漸進地拆解這些複雜的財經議題,從政策風險到全球貿易板塊的重組,再到市場的應對策略。讀完這篇文章,你將對未來的市場有更清晰的認識,也能更有自信地規劃你的投資方向。
想像一下,一場大型的經濟考驗即將來臨,而美國正準備迎接它的「三重奏」。威爾斯美股預估,在2025年7月到8月間,美國將面臨三項高度不確定性的政策變動,這可能像一場小型地震,引發市場的短期波動。是哪三件事呢?第一是關稅政策、第二是聯邦預算辯論,再來就是債務上限的提高。
首先來談談關稅。你知道嗎?美國對中國等一些國家的「關稅暫停期」將在今年7月(對中國是8月)結束。這代表什麼呢?很可能部分互惠關稅會恢復,甚至美國可能單方面提高關稅。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事?
新增內容:
雖然美國最高法院對關稅的裁決還不確定,但政府還是可能依據其他貿易法規(例如1962年的《貿易擴張法》或1974年的《貿易法》)來推動關稅政策。這些政策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縮小貿易逆差,以及增加政府的關稅收入。威爾斯美股預計,關稅的影響會比較明顯地在第三季浮現,可能會導致通膨(Inflation)飆升,同時讓經濟成長放緩,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挑戰性呢?
再來是財政預算與債務上限。國會將會對一份被稱為「一項美麗大帳單法案(OBBBA,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進行辯論。這份法案非常重要,它不只會決定未來10年的預算赤字,還會涉及到債務上限(Debt Ceiling)的提高。債務上限就像是政府可以借錢的額度上限,一旦達到就不能再借錢了,如果不提高,政府就可能面臨「關門」的窘境。威爾斯美股預計,國會最終會通過一個妥協方案,並將債務上限提高大約4到5兆美元,這樣才能滿足未來兩到三年政府的借貸需求。
此外,延長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 Tax Cut and Jobs Act)」的減稅措施,是共和黨財政方案的核心,這預計會花費近4兆美元。關於削減醫療補助、再生能源稅收抵免,以及州與地方稅(SALT)扣除額的細節,都還需要各方協商。這些政策的組合拳,真的會讓下半年的市場充滿變數,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呢?
我們都知道,政府的收支狀況會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體質。國會預算辦公室(CBO,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預計,如果眾議院版本的和解法案通過,那麼2026到2028財年,政府的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比重,平均可能會提升到7%。這比2024財年的6.4%高,也比疫情前平均的3.5%高出許多。雖然短期的關稅收入增加和聯邦就業裁減,可以抵銷掉大部分的赤字,但長期來看,如果減稅政策持續,而政府支出卻沒有有效削減,那麼未來十年,赤字佔GDP的比重可能會攀升到8%甚至9%,這對國家財政的健全性來說,無疑是個警訊。
新增內容:
除了這些大規模的財政政策,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899條款(Section 899)」值得我們留意。這個條款預計對那些被美國認為實施不公平稅收的國家,在其在美外資企業徵收年5%的稅,最高上限可以達到15%(參議院版本)到20%(眾議院版本),而且會延遲到2027年才實施。
為什麼這個條款值得關注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豁免了「投資組合利息豁免(PIE, Portfolio Interest Exemption)」。什麼是PIE?簡單來說,就是大多數外國人投資美國公債或企業債所獲得的利息,是不用繳稅的。這項豁免政策的存在,讓美國的公債和企業債市場對全球投資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也降低了美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所以,即使899條款的主要目的是「報復」而非增加收入,但如果未來PIE被廢除,或者「不公平稅收」的定義變得模糊,這就可能導致外資撤出美國證券市場,進而影響美元匯率和美國公債價格,這對全球市場都可能產生連鎖反應。
除了美國國內政策的影響,全球經濟也正在經歷一個巨大的轉變: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的趨勢正在加速。威爾斯美股分析,全球經濟秩序可能進一步分裂,形成三大主要的「貿易板塊」:美國、歐盟和中國。這就好比原本大家都在一個大操場上玩,現在卻各自畫了地盤,築起了高牆。
這三大貿易板塊大致是這樣組成的:
新增內容:
威爾斯美股利用全球經濟模型估計,如果這些板塊之間互相徵收15%的全面關稅,那麼在2025到2029年,全球實質GDP將比自由貿易情境下減少約3.8兆美元。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平均下來,每戶家庭可能損失約1800美元。想像一下,如果你家一年突然少了1800美元的購買力,是不是影響不小?這項分析告訴我們,去全球化和貿易壁壘的建立,雖然可能帶來一些短期的保護主義效益,但對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卻是巨大的成本。
影響項目 | 預估損失 |
---|---|
全球實質GDP減少 | 約3.8兆美元 |
每戶家庭平均損失 | 約1800美元 |
面對這些潛在的挑戰,資本市場正試圖預測這些政策的結果。但威爾斯美股也提醒我們,這些「三重奏」的影響,對預測者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不過,如果關稅增幅適度,或者預算案能有效抑制赤字,那麼這些因素可能反而會支撐美元、商品價格和美國股市,同時抑制固定收益殖利率上升。反之,如果政策不確定性增加,那麼美元、商品價格,甚至是股票和債券市場都可能面臨壓力。
威爾斯美股在《2025年中期展望》中建議,面對經濟和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市場波動(Market Volatility),我們應該採取「紀律性方法」來調整投資組合,並在投資中尋求多元化和韌性。他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投資方向,你也可以參考看看:
新增內容:
那麼,威爾斯美股對未來的經濟指標有什麼具體預測呢?
指標 | 2025年底目標 | 2026年底目標 |
---|---|---|
美國GDP成長率 | 1.0% | 1.8% |
美國CPI通膨率 | 3.5% | 2.6% |
標普500指數 | 5,900 – 6,100點 | 6,400 – 6,600點 |
聯邦基金利率 | 4.00% – 4.25% | 3.75% – 4.00% |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預計2026年美國實質GDP成長會加速,同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通膨會降至2.6%,這顯示威爾斯美股對經濟實現「軟著陸」(Soft Landing,指經濟成長放緩但未陷入衰退)抱持樂觀態度。他們甚至判斷,由於市場可能已經部分消化了這些潛在風險,政策變動所引發的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小於今年4月初的反應。
在我們談論未來投資策略時,也不能忽視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尤其是在所謂的「快速市場(Fast Markets)」中。什麼是快速市場?簡單來說,就是交易量非常大、價格波動劇烈,而且變化速度非常快的市場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
新增內容:
在快速市場中,如果你使用「市價單(Market Order)」,也就是不指定價格,立刻成交的指令,那麼你的訂單可能會以一個遠超出你預期的價格成交,這可能是你無法接受的。所以,威爾斯美股建議投資者,特別是在波動大的市場中,應該考慮使用「限價單(Limit Order)」來限制風險。什麼是限價單?就是你設定一個你願意買入或賣出的最高或最低價格,只有當市場價格達到或優於這個價格時,你的訂單才會被執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在快速市場中,因為價格劇烈波動而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失。
此外,波動市場還可能導致保證金維持要求(Margin Requirements)提高。如果你有使用融資(也就是向券商借錢買股票),那麼當市場波動劇烈,你的股票價值下跌時,券商可能會要求你補足保證金,否則就有可能被強制賣出股票(俗稱「斷頭」)。所以,了解這些實際操作風險,並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是我們身為投資者必須學會的功課。
總結來說,2025年下半年,全球市場將在美國政策「三重奏」(關稅、預算、債務上限)和加速的去全球化趨勢下前行。威爾斯美股的分析提醒我們,這些因素將為市場帶來顯著的挑戰和波動。
然而,正如我們所見,他們也為我們勾勒出了清晰的經濟預測和應對策略。關鍵在於保持投資紀律、選擇優質且多元化的資產,並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即使波動在所難免,但對於那些有準備、有知識的投資者來說,這也可能在不確定性中創造出新的機會,最終實現穩健的投資回報。
請注意:本文僅為資訊性與教育性內容,旨在分享威爾斯美股的觀點與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所有投資都存在風險,過往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前請務必進行獨立研究,或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Q:美國的「政策三重奏」具體指的是哪些內容?
A:美國的「政策三重奏」指的是關稅政策、聯邦預算辯論,以及債務上限的提高,這三項政策變動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Q:去全球化趨勢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A:去全球化趨勢可能導致貿易壁壘增加、供應鏈重組,投資者需要調整投資策略,選擇更多元化和具韌性的資產配置。
Q:在快速市場中,應如何管理交易風險?
A:在快速市場中,投資者應使用限價單來限制風險,並加強保證金管理,避免因市場波動而遭受不必要的損失。